陽光輕柔灑落在街坊巷弄,路面上的柏油路、街邊小店、一碗一起吃的飯麵、一棟平凡的民宅前,
這些看似平凡的街景與生活,在安迪眼裡,卻是滿滿故事與情感。
他與家人閑步走進家附近的公園,看著玩耍的妻兒,他拿起相機,快門喀嚓。
妻子的笑容,兒子開心的眼神,被永恆保留在當下,但背後的情緒,卻會隨著時間不斷醞釀,如同越陳越香的酒一樣,無論何時再次拿出來回顧,仍能感受那一瞬的快樂,是如此濃烈與飽滿。
這是安迪選擇做攝影師的原因,對他來說,每個平凡景致下的共同記憶,是他眼中最美的風景。
從職能治療師,跨界為全職攝影師
一開始,純粹是做興趣的。身為醫院的職能治療師,工作繁重高壓,因此,在假日帶著相機到處走走拍拍,偶爾接接婚攝的案子,是安迪的紓壓方式。
從家人與身邊好友開始拍,越拍越熟練,口碑也逐漸傳開,慢慢的累積了一些客戶。
人生際遇就是如此有趣,當你準備好的時候,轉捩點就會來到你面前。因拍攝IG網紅家庭「朱李聯姻」的攝影,讓安迪的作品被看見,開啟職涯新階段。
但轉職總是不易,尤其是從穩定的受薪族,成為不穩定的全職接案者。初期摸索階段是辛苦的,無論是客戶喜好、攝影風格與定位,自我能力的質疑⋯等等,接踵而來的挑戰,現實且辛苦。
「是因為真的很喜歡,所以才能撐過去。」事後回去思索這段過程,安迪這麼說。
對攝影的熱愛,讓他越拍越覺得有意思,尤其遇到同樣頻率的客戶,不用太多溝通言語,就能彼此理解,全心全意的喜歡,這種由喜愛延伸出的信任,是成就與快樂的巔峰值,如同他與勃肯之間。
高中初遇勃肯,就再也沒離開
安迪與勃肯相遇於青春勃發的高中時期,那時日本潮流雜誌盛行,無論是髮型、配色,甚至是腳上的勃肯,每一項單品都是品味與酷的象徵。若說,雜誌裡的穿搭是每個少年對自己未來的想像,當身邊好友也搭著一雙時,就成了一定要實現的心願。
談起第一次穿上勃肯時的感想,安迪笑著說:「我圓夢了,人生清單打一個勾。」那是高中畢業那年暑假,他用打工存下的錢,買了第一雙勃肯。
「平時都穿球鞋,第一次踩上去感覺跟想像完全不一樣。」即使過了這麼久,初次穿上的驚艷,仍深植心底。
服貼的足底設計,好好將足弓與腳趾安放在該有的位置,讓低足弓的安迪感受到被支撐的安心感;溫和軟木材質隨著時間,越來越貼合腳型,成為獨一無二的樣子,這是專屬於他的勃肯,以不同款式一路陪著他從高中、大學、工作、轉職甚至到結婚,從沒有離開過的勃肯。
擇偶條件?要喜歡勃肯!
微風徐徐,他們坐在公園的搖椅上輕輕晃著,享受午後愜意。仔細一看,不只安迪,一家人腳上全都是勃肯,原來,太太也是愛好者。
「因為太喜歡了,所以那時心中暗自決定,若有個女生也喜歡勃肯,一定要追她!」說起兩人往事,安迪大笑。
初相識時,總會透過社群了解對象的生活,因此,當他從臉書看到太太喜歡勃肯時,心中已經大加分,加上看到她穿著去蘭嶼,心中大勾勾更是高高掛起。
可能是物以類聚吧,穿勃肯是因為不愛被束縛,與其說,勃肯影響安迪的擇偶條件,不如說是兩顆熱愛自由的靈魂,互相吸引,契合相伴。
攝影與勃肯,是在變動的人生中,不變的陪伴
人生,總是些篇章值得被記錄書寫,無論是求學、工作、婚姻⋯等等,各個都代表著人生新的變動,但在這些變化中,總會有個不變的存在,見證生命中各個重要的階段。
安迪用攝影捕捉當下最亮眼的快樂,讓平凡的生活街景成為記憶中最美的故事,以勃肯走出自己的路,每雙鞋款都是人生軌跡,對他來說,這些不僅是紀錄時光的媒介,更是與他心靈相伴的摯友。